你所在的位置是:首页 > 工作动态 > 院所动态
科技创新进展:揭示水稻叶片衰老新机制
【日期:2018-06-29】

近日,中国水稻研究所分子育种课题组在Plant Journal在线发表了题为“Premature leaf senescence 3, encoding a methyltransferase, is required for melatonin biosynthesis in rice”的研究论文,揭示了水稻叶片衰老的新机制。

水稻叶片作为重要的源器官,为植株生长和发育提供所必需的养分。叶片早衰已成为限制水稻生长的一个重要因素。该研究鉴定到一个早衰突变体pls3,该突变体具有叶片早衰以及抽穗期提前的表型。进一步发现pls3突变体活性氧大量积累、叶绿素显著降低而H2O2MDA含量显著升高。pls3突变体对外源H2O2敏感性提高,同时衰老相关基因如Osh36RCCR1显著上调表达。图位克隆发现pls3突变体由于该甲基转移酶OsMTS1发生序列缺失,该基因编码褪黑色素合成途径的关键酶;功能互补pls3突变体完全恢复至野生型。叶片褪黑色色含量测定发现pls3突变体中含量显著降低,功能互补和过量表达均显著提高并延缓衰老。证明该基因通过合成褪黑色素维持氧化还原平衡来调控叶片早衰。

该研究得到中国农业科学院创新工程、国家转基因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资助。洪永波博士、张迎信副研究员和Sittipun Sinumporn为文章的并列第一作者,曹立勇研究员和程式华研究员为共同通讯作者。

文章链接: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111/tpj.13995

(来源:中国水稻研究所)


上一篇:展计量风采 亮浙江品牌——省计量院组织开展“520”世界计量日系列活动
下一篇:宁波材料所举办“研·资”2018年科技成果路演会暨宁波市军民融合项目对接会系列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