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大职业卫生工作者翘首以盼的《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GBZ/T 300-2017)》 计96项推荐性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终于由国家卫生计生委正式颁布(国卫通〔2017〕18号)了!该系列标准是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领衔,集全国职业卫生检测工作者智慧,历时10年,数易其稿完成的。
新标准以GBZ/T 300?2017代替2004年和2007年发布的GBZ/T 160各部分标准,在注重标准适用性的同时也体现了当下职业卫生检测技术的最新发展。作为主要起草单位之一,国家职业卫生标准专业委员会委员钱亚玲研究员根据浙江省医学科学院的工作特色谋划了系列标准制(修)订工作,职业卫生检测技术负责人唐红芳副研究员作为技术总负责组织了实施,卫生学评价研究室全体科研人员积极参与。浙江省医学科学院负责制订了3项标准(2项为新标准),参与制订了2项总则(其中职业人群生物监测方法总则GBZ/T 295?2017已先在10月颁布),参与修订了13项标准(含30种方法/毒物),先后以会议或信函方式参与标准征求意见稿的修订工作近10轮次。
在浙江省医学科学院2项新研制标准中,其中由唐红芳设计研制的《GBZ/T 300.27 7 三乙基氯化锡的溶剂解吸-气相色谱法》首次以价廉易得的四苯基硼化钠代替了进口昂贵且使用不便的四乙基硼化钠,实现了有机锡衍生化试剂的国产化;解决了三乙基氯化锡和二乙基氯化锡用进口衍生剂所得产物均为四乙基锡而不能检测的问题;并将在其他领域有机锡检测方法中可望获得更广泛的应用;该标准中采用的空气采样方法和四苯基硼化钠一步衍生提取法均属国内首创。由俞苏霞负责起草的《GBZ/T 300.69 5 氢化三联苯的溶剂解吸-气相色谱法》则根据氢化三联苯的理化性质及作业场所空气中存在状态弃用OSHA方法的采集滤料聚四氟乙烯滤膜,而代之以国内通用的活性炭管,采样效率和解吸效率均得到满意的结果。该二项标准均为首次发布,填补了国内该领域检测项目的空白。
通过参与国家标准的制修订,一支在职业卫生检测领域创新性强、检测技术能力达到省内领先、国内先进的专业技术队伍已然形成,不仅彰显了浙江省医学科学院的技术水平,提高了浙江省医学科学院在这一领域的影响力,也大大推动了浙江省医学科学院实验室质量管理水平的进步和提高,期待未来在提高职业病防治技术水平、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的事业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来源:浙江省医学科学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