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在的位置是:首页 > 工作动态 > 业界动态
国内首个G60科创走廊规划出炉 G60科创走廊(浙江段)未来这样打造
【日期:2020-01-22】

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创新发展的重大决策和部署,加强G60科创走廊(浙江段)发展的顶层设计和规划引领,从省级层面统筹谋划、协同推进科创走廊建设,浙江省科技厅等8部门联合印发《G60科创走廊(浙江段)规划》。这是国内首个关于G60科创走廊的发展规划,是我省全面参与全力推进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具体举措。具体明确了哪些内容?一起来看~

区位示意图

G60科创走廊包括上海、浙江、江苏、安徽三省一市的多个城市,是“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长三角一体化三大国家战略的重要交汇地带,也是中国经济最具活力、城镇化水平最高的区域之一。

《规划》重点是明确科创走廊(浙江段)建设的总体要求、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

(空间范围图)

空间范围

G60高速和沪苏湖高铁为轴线串联起湖州、嘉兴、杭州、金华、绍兴、衢州等六个市(其中湖州、嘉兴、杭州和金华市是G60正式成员单位,绍兴和衢州市为意向成员城市)。

规划期限

近期到2025年,远期展望到2035年

 

G60科创走廊(浙江段)的战略定位是什么?

围绕高质量、现代化、强竞争的目标导向,G60科创走廊(浙江段)的战略定位为:

全球数字科创引领区。以数字科技创新为关键动力,超前谋划布局一批数字领域成长性高、引领性强的大平台、大项目、大产业、大集群,掌握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关键核心技术。深化“城市大脑”应用,加快推动数字城市建设,在全省率先建成全方位数字化示范区,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数字科技创新高地。

区域一体化创新示范区。率先探索建立跨区域科技创新管理制度和科技合作机制,建立开放性经济新体制,优化市场导向的创新资源配置机制,促进技术、人才、资金的自由流动,打造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双轮驱动、产业和城市集群、一体化发展的先行先试走廊,长三角区域协同创新的核心平台。

长三角产业科创中心。围绕数字经济和生命健康等重点领域,以大平台、大产业、大项目、大企业为依托,推动产业链和创新链的深度融合,加大先进技术成果的引进吸纳和转化力度,形成以创新为主要支撑和引领的科创体系、产业体系和发展模式,打造长三角高能级创新型产业基地。

科技体制改革先行区。加快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优化创新驱动发展机制,在新型创新载体建设、协同创新工作机制建立、创新主体培育和激活、科技金融改革、科技成果转化,以及人才、知识产权等方面全面深化改革,营造开放、包容、公平的创新创业环境,打造成为全国科技体制改革先行区。

(科技创新地图)

 

未来有什么发展目标?

2025年,在有效的创新体制和跨区域合作机制推动下,政策、金融、市场、服务等创新生态环境日益完善,平台、人才、技术等创新资源得到有效集聚,以数字经济和生命健康为主导的产业体系初步形成并显现较强的辐射带动效应,智慧、绿色、人文的城市生活环境不断改善,基本形成G60科创走廊整体协同创新体系。

协作机制基本建立。省市协作机制基本建立,各级管理体制和职权进一步厘清,人才、技术、设备、资金等科技创新资源和市场的共享、流动长效机制基本建立,高校、科研机构、企业良性协同创新格局基本形成,重大项目、工程、平台合作推进模式不断优化,形成创新主体高效协同、创新要素顺畅流动、创新资源优化配置的创新创业生态链。

创新资源有效集聚。初步形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技创新集聚地,到2025年争取建设2个以上大科学装置,集聚国家级重大创新载体达40家,建设国家级、省级众创空间、科技孵化器250家,新引进和培育一批省领军型创新创业团队。每万名从业人员中研发人数达到160人年。

创新生态不断完善。适合科创产业发展的推广应用体系、高端产业体系、平台服务体系、标准支撑体系和人才服务体系基本形成,初步建成“十联动”创新创业生态系统,省市县三级建成300个以上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覆盖创新创业全链条的多层次、多渠道、多元化投融资支撑体系基本建立。

创新能力全国居前。年度主要创新指标达到或超过创新型国家(地区)水平,R&D/GDP比重超过3.5%;科技进步贡献率提高到70%以上。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45件,PCT国际专利申请量超过2400件。前瞻性基础研究、颠覆性技术创新、科技创新成果转移转化等方面实现有效突破,掌握一批事关我省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关键核心技术,取得若干国际先进的标志性科技成果。

产业链能级有效提升。以数字经济为主导、包括生命健康、高端装备、新材料和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等产业地位和产业链条基本建立,各市在相关领域建立4-5家特色产业研发中心。力争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13000家,上市企业达到500家,数字经济占GDP的比重达到55%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超过55%。

2035年,建成互利共赢、协同创新的创新创业生态系统,具备较强的全球人才、技术、资金等创新资源的集聚和整合能力。建立数字经济、生命健康等若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和分工协作体系。形成数字化、生态化、人性化的人居环境和设施配套系统。成为全面推动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重要科技创新策源地。

 

实现以上目标有哪些主要任务?

(空间格局图)

优化创新空间格局

按照“协作联动、错位发展、产城融合、功能集聚”的理念,构建“一廊六平台、主副双支点”的G60科创走廊(浙江段)空间结构。 

(科创平台布局)

有效集聚科创资源

按照“创新链+产业链+资本链+人才链+服务链”五链融合发展要求,以全球视角和超前眼光谋划布局世界顶尖研究机构,加快培育自主创新平台,集聚高端创新人才,促进跨区域机构合作,协同打造超一流科创资源集聚板块。

协同发展高新产业

聚焦全球高新产业前沿领域和核心关键技术,围绕浙江省新旧动能转换,坚持创新引领产业发展,精准聚焦、链式拓展、协同布局,以数字经济、生命健康、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五大产业为核心,强化区域协同创新,构建开放创新体系,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促进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

合力打造创新生态

以共建共享一体化、协同化的创新生态体系为目标,加速完善规划政策对接、要素市场一体、业务系统互联、数据资源共享、金融服务提升,在“产学研用金、才政介美云”十联动创新创业生态系统建设上先行示范,合力打造全国跨区域协同创新示范区。

(交通设施图)

全面提升配套能级

按照现代化、国际化、品质化的要求,全面提高区域交通设施互联互通和现代化水平,系统提升优质公共服务设施覆盖面和服务水平,打造国际一流的高质量人居环境和服务体系。


上一篇:同心战“疫”,积极发挥科研院所疫情防控的技术支撑和保障作用
下一篇:只争朝夕 不负韶华 高水平推进创新型省份建设 2020 年全省科技工作会议在杭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