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在的位置是:首页 > 工作动态 > 院所动态
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自主研发的国内首台移动式海洋地震仪完成海试
【日期:2020-09-22】

 

 

近日,自然资源部海底科学重点实验室丁巍伟团队自主研发的“海豚”移动式海洋地震仪圆满完成海试工作,海试作业由朱心科副研究员担任首席科学家。

目前对地球深部结构的认识主要基于地震层析成像技术,通过获取地球深部的速度场来构建深部结构特征。海底地震仪是目前海域深部结构探测的主要手段,但由于布放和回收成本高昂,观测无法实现长周期性和实时性。漂浮式海洋地震仪不同于传统的固定式陆地地震台站和坐底式海底地震仪,可以悬浮在海水一定深度并随着洋流运动,不仅可以长时间记录地震传达的信息,还可以记录不同地点接收到的地震信号。由此可以形成覆盖较大海洋面积的地震台网,解决了海洋(除岛屿外)没有地震台网的难题,特别适合对较大面积海域开展层析成像工作。

为更好的对海域深部结构进行探测,丁巍伟团队历时三年突破了超低功耗控制、低功率高效浮力调节、自主悬浮定深和地震在线识别等多项关键技术,研发了新一代“海豚”移动式海洋地震仪。“海豚”地震仪携带甚低频-高频水听器,常态化工作水深800-1200米,最大设计工作水深3000米,可监测10000公里以内6级以上地震,工作寿命3年以上。相比较国际第一代漂浮式海洋地震仪,具有更长的工作寿命以及更好的数据记录实时性。

本次海试进行了300m500m1000m水深试验,最大下潜深度1050m,水下自主悬浮定深精度±20m,最大升沉速度11m/分,单个剖面13.2小时。在信号记录和传输测试方面,地震仪在下潜期间记录到有规律的声学信号,并通过卫星顺利传输回地面接收点,说明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内首台移动式海洋地震仪已达到预期的设计指标,后续将正式参与海洋地震长期化观测工作。

(来源: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


上一篇:市县传真|“城市大脑与数字治理” ——杭州市在2020中关村论坛作主旨演讲
下一篇:【甬派】陈嘉庚科学奖得主首次来甬作报告,畅谈中医药与化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