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内容信息表
成果全称
填报单位名称
成果权属单位或个人名称
授权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情况
计划出让价格(万元)
转让使用权还是所有权
是否已有意向受让单位及名称
成果应用领域
分类
成果简介
1、竹荪菌种:长裙竹荪D89; 2、竹荪菌种扩繁:采用②号培养基:锯木屑74%,麦麸20%,黄豆粉3%,石膏粉1.5%,白糖1.5% ,含水量65%;接种后放置在20-25℃的室内培养60d;保存期1-2个月。 3、麻竹林下竹荪仿野生状高效栽培技术 1) 栽培料:每亩竹林用量:竹叶、枝条:1250kg;竹屑:1250kg。 2) 栽培料发酵:堆制原料时最底层铺上竹叶30cm,竹屑20cm,然后撒上一层尿素(7.5kg左右),过磷酸钙(12.5kg左右),碳酸钙(12.5kg左右),石膏(6.25kg左右),并浇少量水,接着再铺一层竹叶,一层竹屑,厚度50cm,上面再撒上一层尿素、过磷酸钙、碳酸钙、石膏并浇少量水,以此类推,堆3~4层,堆高1.5~1.8m,原料堆好后按每100kg干料浇60kg水,在料堆上浇足水分。以后每10天翻堆一次,共翻3次堆,翻堆时要求做到上下,内外的培养料互相调换位置,使培养料上下,里外发酵均匀一致。 3) 林地选择:应选择地势平坦、阴凉潮湿、土壤疏松、腐殖质含量高的竹林。一般1亩竹林可种植250-280m2。郁闭度0.7左右。 4) 整洼:挖地深25cm,宽50-60cm;底层施上生石灰。 5) 种植时间:3月初-4月中旬。宜早,不宜迟。 6) 播种方法:先在洼床上堆放一层15cm厚的栽培料;然后以梅花型间隔6-7cm块状点播一层竹荪菌种,撒施少量玉米粉;再放一层10-12cm厚的栽培料。一般每平方米铺放培养干料10kg,菌种用量375-500g。播完后用小铲把料与菌种轻轻压实以利菌种萌发,最后表面覆盖一层3-5cm厚的表土,土壤含水量20%;要经常浇水使土壤表面保湿。 7) 发菌管理:出菇期培养料含水量以60%为宜;地温25-28℃,覆盖土含水量>20%,空气相对湿度85%以上为好;光照以30%为宜。出菇期晴天早晚各喷雾1次;雨天注意排水。 8) 采收加工:一般采收时间为上午8-12时;采后及时送入50-60℃的烘房烘6-8小时脱水烘干至色白而且香浓。 9) 产量:3.7kg/m2鲜品;价格24-40元/kg。 4. 适用范围:麻竹、绿竹等丛生竹林以及毛竹、高节竹等大型散生竹林。
成果附件